屏鵝公路纜線141公里地下化暨種樹百里2.0計畫
緣起
行政院蘇院長於民國80年擔任屏東縣縣長完成屏鵝公路種樹百里,提昇公路景觀,惟整體社會經濟發展與沿線民眾居住需求影響,歷年來路容風貌大有改變,行道樹生長受桿線影響甚鉅。
需辦理屏鵝公路桿線下地及植栽改善,以提升整體路容景觀

圖片說明:院長於民國80年9月29至31日發動認養植樹綠美化活動實況
現況盤點
桿線下地:高屏大橋至鵝鑾鼻間路段,桿線下地總開挖長度為141公里。
植栽檢視:公路 總局已會同林試所 辦理全路段現 勘。林 試所 已提供各路段 喬、 灌木植栽建議與諮詢。
權責分工
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統籌發包與施工)
台電公司:提供管道土木工程設計預算書圖、電氣下地及桿線移除
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協助檢視全路段喬灌木健檢、植栽技術指導及諮詢
其他機關(屏東縣政府、台糖公司、林務局、中華電信及相關管線業者):配合下地等相關作業
1.計畫期程:
(1)施工期間:111年7月1日至112年1月15日止。
(2)植栽撫育:112年1月15日至113年1月15日(完工後1年)。
2.預估經費:約58億元。
本計畫主要內容為將屏鵝公路台1線與台26線桿線下地及景觀優化。將周邊台電與中華電信電桿下地,能提升屏東縣內自高屏大橋至恆春路段周邊家庭與工廠,電力電信使用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配合電桿下地,調整新、補植路側與分向島喬木與灌木,再次改造屏鵝公路新風貌。
1.歷年颱風多由屏東地區通過,往往造成電桿斷裂導致電力與電信中斷,嚴重影響民眾電力電信使用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透過電桿下地使電力電信使用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提升,減少天然災害對配電線路之危害,並可減少平均停電時間。
2.整體桿線下地,恢復行道樹生長空間,營造簡單、親切、自然、好維護及具特色的國境之南景觀新風貌。
3.提高省道景觀風貌,行道樹維護管理作業更有效展現永續的植栽綠美化效果提升路容景觀,在良好路容效益顯現下,帶動屏東地區觀光產業發展。
4.沿線既有行道樹種多樣且景觀豐富已具當地特色,桿線下地後,影響樹木生長不良因素消失,植栽修剪不再需要遷就桿線安全,造成修剪不佳狀況,得以維持優美樹型。
5.大量種植之喬木與灌木可有效過濾空氣污染物,有利提升區域環境空氣品質。
6.桿線下地後,如遭遇嚴重風災,即使路樹發生傾倒,也不影響台電供電,進而保障民眾電力供應無虞。
7.桿線下地施工後,開挖車道辦理路面修復工程,繼而改善路面品質及增加行車舒適度。
8.本計畫聯合屏東縣政府一併辦理路口號誌桿線下地工程,一併設置號誌不斷電UPS系統,提升號誌穩定,增加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