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處理中
玉長山海戀東海岸的美 渾然天成 俯拾皆是不需要慕名 只要你靜下來慢慢地看….
本處「開路先鋒~典藏三工」團隊榮獲考試院【108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本處致力完成臺26線護蟹廊道獲得美國短片競賽最佳紀錄短片、自然環境保育類別最佳短片等獎項,並打造臺20線樟香綠廊黃金穀道路,創意應用在地綠建材,創造以砌石溝及蓊鬱樟樹為亮點的生態景觀公路;此外,也設置檔案資料庫並建立歷史迴廊,透過口述歷史、檔案清查與徵集、文書管理資訊化等,還原南橫公路的歷史;團隊成員具備高專業素質與團隊合作精神,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奉獻心力成就團隊效能。
本處榮獲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7屆機關檔案管理金檔獎】,在評獎類別於【檔案管理規劃與培訓】、【檔案保管與庫房設施】、【檔案應用】、【文書與檔案作業資訊化】四項得到特優,【檔案立案編目】、【檔案鑑定與清理】得到優,並在全國所有參賽機關排名第1,在頒獎典禮上主辦機關特請本處林處長代表所有獲獎機關致詞。
恆春半島蘊藏著世界級的豐富陸蟹生態資源,其境內陸蟹出沒熱點為香蕉灣海岸林、港口溪河口、溪仔口至出風鼻間及後灣等區域。 根據陸蟹研究學者劉烘昌博士於 2009 與 2010 兩年的調查,在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海岸林及溪流共調查記錄到蟹類 7 科 39 種,其中台 26 線 39.5k 至 41.5k(香蕉灣-砂島)路段1公頃面積內高達 20 幾種陸蟹,為 世界上最高歧異度的陸蟹組成區域,是學界公認研究陸蟹的「天堂樂園」。
本處檔案加值出版「埡口之巔-南橫青山在」專書,本書內容除訪談公路局工程前輩細說南橫開拓及災害修復艱辛外,並藉由本處與甲仙、關山工務段檔案徵集,工務段同仁冒著風雨深入山區拍攝及紀錄,另經由民間團體提供資料及影像,才能完整紀錄南橫公路的美麗與哀愁,最終是期望能使社會大眾更深入認識這條氣勢磅礡、變化萬千的高山公路。
美麗台26線的海岸公路牡丹灣虎尾發呆亭,利用漂流木仿造早年旭海漁民在海邊抓魚苗時臨時搭建的虎尾寮意象,作品名稱叫「流木捲柱,木龍守護,漂搖躺椅,向陽流木」,有力量的守護亭中朝陽之石,平臺象徵海洋,臺心之石如初昇旭日,完全利用當地素材,沒有鋼筋混凝土。
本處B棟檔案庫房原為保養場器具庫房,為改善提升庫房環境,本處處長積極進行科室整併,依據「檔案庫房設施基準」 進行庫房整建改善工程,利用既有空間整修檔案庫房針對庫房環境控 制及安全設施,設置5合1智慧監控系統(偵煙、偵溫、偵濕、門禁及監視), 透過雲端監控、監視影像,檔案管理人員遠距、即時獲得庫房環境安全各項資訊,提供各類型式檔案更安全、妥適的典藏空間。
本處分設高雄工務段、潮州工務段、台東工務段、甲仙工務段、關山工務段、澎湖工務段、楓港工務段、大武工務段、鳳屏工務段,轄管高雄、屏東、台東省道及代養澎湖縣道
公路局於民國三十五年八月一日由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自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汽車處改組成立,在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一日省建設廳公共工程局撤銷後,公路工程部分移由公路局接管,並在全臺設五個區工程處辦理全臺公路養護及新建工程事項。. 本處原設址於潮州鎮延平路2號,沿用日據時期日本軍警單位之「潮州辨務署」辦公處所及宿舍。民國85年遷移現址(屏東縣潮州鎮光復路259號) 。